星期六, 11 09月 2021 08:54

瑞幸咖啡推进重组计划 新零售风口下或迎转机

在经历财务造假等事件之后,瑞幸咖啡在重组、业绩发展等方面仍不断前进。瑞幸咖啡近日发布的报告表示,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均实现强劲增长,整体经营水平逐步提升。

 一直以来,瑞幸咖啡的模式都受到热议。尤其在财务造假事件之后,众多评论更是将其此前大规模发放优惠券、产品口感一般等作为其模式无法盈利的依据。甚至有观点认为,瑞幸不是咖啡,只是一场资本游戏。如今,一年多过去,瑞幸咖啡在控制原本店铺规模的前提下增加运营,在今年又有生椰拿铁单品火爆出圈。在此背景下,瑞幸模式正在被重新看待。

  对于重组进展以及盈利情况的核实,《中国经营报》记者向瑞幸咖啡方面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进展不断

  9月7日,瑞幸咖啡公布的联合临时清盘人向开曼群岛大法院提交的第三次报告显示,瑞幸咖啡整体重组计划正有序推进,并已完成多个阶段性目标。

  同时,近日有媒体报道,物美创始人张文中控制的投资公司正参与瑞幸咖啡的债权重组。此外,一家名为中国光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的香港企业也正以陆正耀“关联方”名义想收购瑞幸咖啡股权。记者注意到,根据瑞幸咖啡官方微博今年4月信息,大钲资本和愉悦资本达成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协议,其中大钲资本领投2.4亿美元,愉悦资本投资1000万美元。

  在盈利情况方面,上述报告称,瑞幸咖啡营收及净利润均实现强劲增长,整体经营水平逐步提升。同时根据媒体报道,在今年1月瑞幸员工收到的来自公司的全员信显示,计划整个2021年实现整体盈利。而根据Tech星球披露,今年5月、6月,瑞幸咖啡已经连续实现整体盈利两个月,金额在数千万元。

  对于瑞幸咖啡业绩增长,艾媒咨询CEO张毅向记者表示:“瑞幸咖啡财务造假的事对公司的冲击非常大。但是影响主要是在资本层面,在融资、市值、资本扩张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并没有影响C端用户,对于整体咖啡的运营情况而言影响有限。消费者难以抵挡瑞幸咖啡相对较低的价格。”

  和君咨询合伙人、连锁经营负责人文志宏向记者表示:“瑞幸咖啡具备了一定规模是它业绩增长的前提,在此背景下瑞幸拥有了一定规模的私域流量(即从前通过免费咖啡获得的用户),营销费用的支出可以大大减少,主要在存量用户上深度挖掘用户的需求。此外,新的董事会和管理层对不盈利的门店进行闭店,及时止血。”

  记者注意到,在此之前的时间里,瑞幸咖啡在门店规模及新品方面都有一定调整。根据瑞幸咖啡官方微博信息,截至今年6月底,瑞幸全国门店数已超过5200家。在产品上,今年以来瑞幸生椰拿铁火爆出圈,成为一款网红饮料。记者在瑞幸咖啡官方微博注意到,截至今年6月底,生椰系列单月销量超1000万杯。此前还有数次生椰拿铁供不应求的消息。

  自瑞幸咖啡成立以来,关于瑞幸咖啡模式的讨论一直不断。在财务造假事件之后,众多评论更是将其此前烧钱扩张、产品口感一般等作为其商业模式无法成立的依据。如今,随着瑞幸咖啡业绩好转,瑞幸模式又开始被重新看待。

  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向记者表示:“在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事件前后,我都认为瑞幸咖啡模式是成立的。只不过此前瑞幸咖啡急于给投资人交代或是急功近利等,从而出现了众所周知的造假。从本质上来说,瑞幸这种互联网咖啡店模式和传统星巴克类咖啡店是两个时代的产物。星巴克主打第三空间,代表了一种品质生活。而瑞幸则认为喝咖啡就像喝水一样,是最普通不过的一种生活习惯。因此瑞幸的门店比星巴克小,位置也没那么好。鼓励用户以自提或者外卖的方式,因此瑞幸的成本比星巴克类咖啡店节省很多。”

  文志宏认为:“瑞幸咖啡不是一个简单的线下门店,而是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门店。如果当瑞幸咖啡私域流量足够大时,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导入其他产品,通过和消费者保持联系,在适当的时候触发下一次消费。如此一来,未来的空间会很大。”

  张毅认为:“从财务数据来看,瑞幸咖啡的负债对比其规模而言其实还好,此外瑞幸还有大量的现金储备。总体来说不至于陷入倒闭。如果融资或者追投获得成功,对于瑞幸咖啡来说,后面还是有很多故事可以看。”

  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头豹研究院研报表示,随着全球部分国家和地区饮用咖啡的渗透率提高,预计2019~2025年的全球现磨咖啡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7%。在中国,现磨咖啡市场的地位逐步提高,2019年独立咖啡馆占比高达87%,随着头部品牌的进一步扩张,现磨咖啡品牌的连锁化率有望提高。

  在市场增长的背景下,中国的咖啡市场也在发生变化,新进入者众多且其中一部分获得资本支持。今年7月,精品咖啡品牌Seesaw宣布已完成过亿元A+轮融资,其中喜茶进行了投资。新锐咖啡品牌Manner在五个月之间获得三次融资。同时,一些外资咖啡品牌如Tims等也来势凶猛。喜茶、奈雪的茶等新式茶饮品牌也布局了咖啡品类。

  对于目前咖啡市场的增长和市场格局,北京京商战略研究院院长赖阳向记者表示:“现在线下的咖啡消费整体规模在提升,根本原因是消费越来越追求品质化,而品质化消费整体的结构在升级。消费者更愿意在一些休闲、有品质的场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不社交,仅仅休息一下。这种需求大幅度增加,而咖啡厅是他们选择的地点之一。从饮品来看,消费者购买现场制作的咖啡、茶饮的占比正在提升。此外,有很多有特色的、相对高端的咖啡品牌正在入局,也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追捧。”

  但是在目前的市场中,虽然参与者众多,但是未必都可以盈利。餐饮行业专家王冬明告诉记者:“据我所知,国内大型连锁咖啡品牌(国内品牌及国外品牌),能盈利的只有星巴克,其他的不是靠母公司烧钱扛着,就是靠融资活着。”以新式茶饮头部品牌奈雪的茶为例,此前在港股上市,随后股价破发。根据招股书,奈雪的茶2018~2020年合计亏损超过3亿元。

  对此,赖阳表示:“咖啡市场需求和空间确实是存在的,这是有越来越多品牌入局的原因。消费者热情很高,但是同时入局者的规模更大、数量更多,因此竞争激烈。这样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盈利很难。就像奶茶店一样,看上去热闹,其实很多并不盈利。一段时间之后,一些缺乏足够运营能力的企业逐渐退出,而市场盘子还在持续扩大,逐渐形成市场相对稳定的格局,这样大多数企业才能盈利。”

  在张毅看来,在目前的咖啡市场下,瑞幸咖啡的优势明显。“瑞幸咖啡的品牌在消费者中认可度还是比较高,它的产品和时尚文化等都是消费者可以接受的。同时,如果将其与星巴克对比,其实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竞争,因此瑞幸咖啡实际上没有比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遇到的竞争并不激烈。”

  丁道师认为,瑞幸咖啡的劣势就是此前财务造假透支了一部分消费者的信心。“但是现在瑞幸咖啡董事长郭谨一代表的团队逐步通过企业业绩、产品来说话,如果可以回归正轨的话,对它的前途还是很看好的。”

  丁道师表示:“对于瑞幸而言,以后的逻辑是去咖啡化,除了咖啡之外,涉及其他一些饮料、轻食乃至和都市人群生活休闲都相关的服务。但前提是把咖啡这个盘子先做,而瑞幸在做的投资基地等也是在夯实自己的竞争力。”

查看 5671